摘 要:结合长期在施工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管理的实践经验 ,针对传统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不足 ,本文重点对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理念 ,责任成管理的内容 ,责任成本全过程动态管理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
0 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必须采取相对有效的措施降低工程成本 ,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中 ,提高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经营最终的追求目标 ,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 ,要提高项目项目管理水平 ,加强经济核算 ,努力控制成本 ,最终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
1 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1.1 劳动力使用方面
许多项目部不按岗、不按实际需要配备人员 ,一人能完成的工作安排了两人甚至三人 ;可使用低工费的工种使用高工费的劳力 ;有时为了照顾关系、情面 ,临时工闲时也留用 ,人为地扩大了经费的支出。
-
1.2 物资管理方面
一是存在无计划地购买材料、固定资产等现象 ,可能导致有的材料积压、有的材料短缺 ;二是项目部难以掌握相对合理的价格信息 ,从而购买了许多高价材料 ;三是项目部领用手续不齐全 ,不按定额发料 ,施工人员要多少给多少 ,致使多发的材料不是浪费扔在工地 ,就是被工地的人员偷偷卖掉 ,许多可以回收的废料更是无人管理 ;四是砂石料、砖瓦等地材存在虚假的材料发票 ;五是机械配件领用不审查 ,只换新的不修理坏的等等。
-
1.3 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
一是对所承建的工程无全盘考虑 ,盲目购置机械设备 ;二是对施工机械维护保养不到位 ,不注意设备保养 ;三是设备出现了故障不分析主客观原因 ,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有的临时工未经过培训考核就上岗 ,造成机械设备非正常损坏 ;四是租赁设备不按定额台班支付租金 ,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
1.4 施工组织安排不合理
一是由于投标与施工现场实际的差异 ,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有的工序作业衔接不上或窝工浪费 ;二是能够一步完成的工序,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才能完成 ,甚至造成人为返工等 ,使施工成本增加。
-
1.5 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由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从而导致返工、修复、推倒重来等重复施工的现象发生 ,加大了工程成本。
-
1.6 安全事故较多
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现象轻者影响员工上班 ,重者需要开支医疗费,还可能使员工的体质和技能下降,降低劳动能力和劳动效率 ;死亡事故既造成巨额抚恤费用支出 ,直接增大成本支出 ,又可能影响员工情绪 ,降低生产效率。
-
1.7 财务管理混乱
一是项目部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 ,想怎么开支就怎么开支 ,特别是办公费、差旅费、交通工具费和业务招待费等非生产费用开支 ;二是债权债务的确认不准确 ,结算不及时 ,导致多付货款或工程款 ,应收款无法收回 ;三是收入、成本计算不准确 ,导致成本不实、盈亏不准 ;四是会计基础工作较差 ,账物不符 ,成本信息不准 ,继而造成项目部的亏损。
-
1.8 分包工程存在漏洞
一是分包工程价格过高 ,利润外流 ;二是让多个外部单位挂靠 ,导致许多善后费用由单位承担 ,遭受意外经济损失。三是包工头卷款逃跑 ,给企业造成很大隐患。
上述种种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施工企业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 ,探讨适合于企业发展的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办法势在必行。
-
2 施工企业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概述
-
2.1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理念
建筑工程领域施工企业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直接或间接产生成本的各施工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划分成相应数量的责任主体 ,根据各责任主体在施工过程中承担的责任范围 ,依据预定的同一编制办法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成本 ,并采取有效的合同形式对各责任中心进行逐级承包的管理办法。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把责任和成本二者有机结合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是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控制投资成本普遍采用的有效管理手段。
-
2.2 责任成本管理的内容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理念侧重从“人”的角度进行管理 ,通过将工程项目实施成本管理的责、权、利进行明确划分 ,逐层签订责任成本合同 ,进而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项成本费用同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 ,促使员工能更高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最终达到节约项目投资成本的目标;另一方面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要求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前期预测、过程控制、事后分析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
1)项目前期准备、策划 :确定项目部的人员组成编制并确定项目经理 ;开展全面、具体的施工场地现场调查 ,核定工程项目的实际工程量 ,对施工期间的市场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及费用进行摸底调查和测算 ;在初步对项目实施进行摸底调查后 ,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研制出具有较高实施性的项目施工组织计划、工程分包方案等 ,并编制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策划书 ;
2)确定经济责任目标 :编制整个工程项目的责任成本预算 ,并交相关领导进行审批 ,确定工程项目最终应上交的收益 ,签订整个工程项目(包含责任成本管理目标)目标责任书 ;
3)责任成本分解 :由项目管理部编制的总责任成本预算 ,应按各施工、管理团队的责任范围和目标分配责任成本管理任务 ,签订各部门和施工班组的目标责任书和工程分包合同 ,确保整个项目的总责任成本目标能够实现 ;
4)施工过程管理与控制 :项目管理部及项目施工团队应认真落实施工企业的各条项目管理制度和规定 ,认真执行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目标中预定的各项条款 ;同时 ,施工企业相关领导也应加强对项目成本管理的督察和考核 ,全程、实时地掌握项目成本管理及控制的发展动态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5)核算与分析 :项目管理部及施工团队应制定各类责任成本管理的详细台账和成本报表 ,实时确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费用支出同时并归集成本 ,定期编制报表 ,真实、详细地反映出项目实施的成本信息 ;定期开展项目成本费用的使用情况分析 ,对成本节、超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
6)考核和兑现 :定期、分阶段对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结构进行考核 ,并按考核结果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兑现相应的奖、惩措施。
-
3 项目责任成本全过程动态管理与控制
-
3.1 科学测定工程成本
工程项目中标后 ,施工企业应及时、科学、客观地测算项目
责任成本 ,具体步骤如下 :
1)项目成本预测 :工程项目中标后 ,施工企业应立刻组织预算、财务、设备物资及其他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团队 ,对工程项目施工场地的地质水文、环境条件展开调查 ,收集相关物资的市价资料 ,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各种可能的成本费用进行预测分析 ,与上级成本管理部门共同核算并最终确定项目的实施责任成本 ;
2)编制成本预算 :在进一步掌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后 ,应在初步确定项目责任成本的基础上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费用加以限制和引导 ,从项目费用的使用必要性来衡量其支出是否合理 ,及时纠正脱离实际的成本偏差 ,以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总责任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
3)项目成本预算二次分解 :为确保项目总成本目标的实现 ,实际管理中 ,将总的成本预算按参与项目的各责任层次逐级进行二次分解 ,并对各个具体的责任主体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阶段考核 ,并定期进行责任成本管理评价 ,有利于落实整个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措施。
-
3.2 施工组织方案的动态管理
在仔细查看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及充分理解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前提下 ,全面调查项目施工现场的各种环境条件 ,如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施工队伍技术水平 ,可用劳动力资源 ,机械设备资源及市场物价情况 ,根据施工企业的管理状况和人力资源配置 ,确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 ,并制定相应的项目施工组织方案。项目整体施工组织方案制定后 ,必须经施工企业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对于部分施工条件复杂、实施周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项目 ,随着现场施工条件的逐渐变化 ,应对施工方案进行动态的优化和改进。当项目施工组织方案修改调整后 ,相应的项目责任成本预算也应对应调整。
-
3.3 工程索赔
在工程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 ,项目经理作为索赔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应尽力与业主方保持紧密联系 ,在收集完整项目施工记录资料和办理签认的工程索赔手续的前提下 ,做到应赔即赔 ,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企业的合法经济权益。在项目工程款结算时 ,产生的工程索赔应根据施工合同中要求的方式 ,及时整理出内容完整的工程索赔资料和凭证 ,并及时提交监理单位审批。
-
3.4 严格控制项目施工质量 ,减少事故损失
在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体系中 ,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不仅事关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发展 ,也是控制项目投资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项目管理部应该设立专门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队伍 ,并安排专职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专员 ,把施工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不合格返工或是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
3.5 责任成本管理考核
坚持定期、分阶段地开展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考核 ,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并进行终结考核 ,将参与项目员工的收入与项目责任成本目标的执行情况对应计算。如果项目管理部实现了预定的责任成本管理(即上交收益)目标 ,应给予员工相应的绩效工资奖励 ,并将项目部实现的责任成本节余部分 ,可作为绩效工资分发给员工。值得指出的是 ,实现项目责任成本目标必须在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进行。
-
4 结论
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成效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参与全体员工的收入 ,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 ,我们必须转变以往按经验主义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传统思路 ,增强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科学性 ,在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前提下严控成本 ,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